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春秋左氏传杂论一 其四 周公欲立王子克 北宋 · 晁补之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七二九
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
辛伯告王,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。
初,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
辛伯谏曰:「并后、匹嫡、两政、耦国,乱之本也」。
周公弗从,故及。
右桓十八年。
周公黑肩欲弑庄王,而立其弟克,辛伯告王而杀之。
元恶得戮,义无可悔,而传乃以谓辛伯尝陈四者以谏,周公弗从,故及于难。
夫使子仪作乱,以累周公周公无罪而及祸,如是言之可也。
周公为恶而自祸,岂但前弗从谏之咎?
传意非也。
奏论士大夫私意之弊嘉熙元年 南宋 · 吴潜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七六八、《许国公奏议》卷二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臣尝服膺先正沂公王曾之论曰,士大夫要当纯意国事。
纯之为言,一而不二之谓也。
一则公,二则私。
甚矣私之为害也!
理有是非,私汩之则是者非,非者是;
事有可否,私乘之则可者否而否者可;
人有贤佞,私怵之则贤者佞而佞者贤。
议论以私而不同心,则建明于此者彼之所疵瑕;
政事以私而不同力,则规置于甲者乙之所沮挠。
有观望而无忧爱,有虚诞而无忠实,有倾轧而无协和,物我对立于胸中,而国家若置于度外。
呜呼,此岂非今日士大夫之大弊哉!
《书》曰:「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;
无有作恶,遵王之路」。
作之为义,人而不天。
在昔疆埸无虞之时,臣固以逆忧其兆世道之消长。
四郊多垒之后,则浸浸关国步之安危。
至于今日,封疆日蹙,烟焰日逼,万事不理,而尚以私爱憎、私恩怨为心,则消长安危,又不足言,将直系天下之存亡矣。
不幸变故之来,无及于救,当是时也,毋论名位之崇卑,毋分趋向之同异,槩堕涂炭,虽悔曷追!
《传》曰「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」,言之至此,可为于邑也已。
苻坚欲谋伐晋,权翼以谓谢安、桓冲皆江左伟人,君臣辑睦,内外一心,未可图也。
晋将平吴,羊祜曰:吴濒江为国,东西数千里,所备者大,而将疑于朝,士困于野,兵临之际,必有应者,终不能齐力致死可知矣。
夫内外一心,则晋不可攻;
不能齐力致死,则吴可灭。
常人之虑,虑于有形;
智者之虑,虑于无形。
夷狄之侵侮,天下之所共危,士大夫私愤之轇轕,臣之所独惧也。
欲望陛下念祖业浸淫而将倾,伤士习陵夷而已坏,以静专察群动,以刚明消众慝,警于有位,各励至公,毋以违顺观人言,毋以毁誉行己意,毋以巧数相高,而以事功相勉,毋以阴计相间,而以识虑相先,有志之士则相与爱护,而毋操同室之戈,任事之人则相与扶持,而毋幸邻国之壑,协谋并智,戮力一忱,则危者尚可以安,而衰败之症尚可起也。
且前岁襄汉溃决,兴沔破亡,去岁两淮俶扰,三川陷没,今岁向,纵使边遽稍缓,迟至秋冬,急症恐甚于前。
讲求救死扶伤之策,只有半年日力,惟君臣之间,勿以常言忽之。
臣不胜恳切,取进止。
〔贴黄〕臣又闻国以人重,亦以人轻;
国以人兴,亦以人废。
时当艰虞,固急于才智功名之士,而尤急于刚正骨鲠之臣。
大史屠馀平公骄而无德义,知晋之将乱,以其图归于周。
周桓公问天下之国孰先亡者,对曰:「晋先亡」。
桓公问其说,对曰:「臣告之,邻国之不服,贤良之不兴」。
公曰:「何害」?
曰:「是谓不知所以存,所以亡,臣故曰晋先亡」。
居三年而晋果亡。
桓公又问其次,曰:「中山」。
又二年而中山亦亡。
桓公见其言之验,又问其次,而屠馀不肯对。
固问之,则曰:「君次之」。
桓公惧,求国之贤者,得锜畴、田邑而礼之,又得史理、赵巽以为谏臣,以告屠馀
曰:「君如此,可以保君之身」。
淮南王谋乱,而其所惮者不在于公孙弘、卫青,以谓可说而青刺者,而所惮者汲黯而已。
之居官,无以踰人,其功名才智,史未之见也,独以其能面折廷诤,有仗节死义之风,而乱臣贼子为之畏沮。
然则刚正骨鲠之臣,其有益于人之国固如此。
曩者陛下躬揽政权,招徕众正,布在列位,不幸而臣德秀、臣咨夔、臣重珍相继沦没,其幸而存者,又皆流落江湖之上矣。
孟子曰:「王无亲臣矣」。
昔者所进,今日不知其亡也,臣诚伤之。
欲望陛下明诏宰辅,择其最系人望而关民誉者,亟加收召。
或还之于政涂,或归之于禁路,或反之于言责。
贤者之领袖,既登进于朝廷,自能气类薰蒸,善人毕集。
岂惟猛虎在山,藜藿不采,庶几国论归一,人心底定。
士大夫之背公植私者,外有所矜式,内有所顾忌。
其于天下国家,夫岂小补!
若曰端平以来,用贤而治不加进,遂以为贤者有虚名而无实用,例加厌薄之心,则失之矣。
管仲曰:「有人而弗能知,害霸也;
用而弗能信,害伯也;
信而以小人参之,害伯也」。
不知陛下昔者之用贤,果能知之乎,知而果能信之乎,信而果能不以小人参之乎?
今日之势,犹大病之人,众医束手,莫适为策。
使其聚参苓芝术之剂以扶病者,万有一焉,元气之复还。
若投以乌喙狼毒,则立毙矣。
此臣区区纳忠之悃款也。
退念臣生晚学陋,实不足以望时贤之分寸,陛下徒以其粗尝服劳州县,擢置法从,内顾愧惕,莫知称塞。
故尤愿陛下登崇贤哲,以重本朝,则臣厕迹禁近,预有光荣。
并乞睿照。